• 防雷新闻
上海:更精准更智能更质量——透过进博会看气象保障服务迭代升级
2021-11-15 19:23:22

上海:更精准更智能更质量——透过进博会看气象保障服务迭代升级

  • 发布日期: 2021-11-11


  • 分享到:

  • 东方潮涌,华灯耀江。在秋雨霏霏中,浦江两岸第四次迎来“进博时刻”,以“大国风范、海派韵味”向世界展示着东方形象。

    上海气象部门正推进智慧气象服务城市精细化治理,一张智慧气象大网越织越密。更高质量、更精细化、更智能的进博会气象保障服务,守护着进博阴晴冷暖,也为彰显超大城市智慧形象注入气象力量。

    先知系统再升级赋能

    开幕式当天傍晚,受低涡切变线影响,申城结束了10多天的晴好天气,逐渐笼罩在雨幕中。在进博会安保指挥部的大屏上,“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聚焦进博会核心区和重点场馆,滚动显示着天气实况和逐小时天气预报信息,为进博会运行保障各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上海市气象局减灾处副处长杨捷告诉记者,自上海气象部门研发的“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2019年正式亮相进博会以来,经过多次升级,如今已变得更精细更智慧。

    今年进博会期间,先知系统再次升级,重点强化健康气象、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和建筑工地4个场景的气象服务技术、产品和机制。  

    “系统界面左中两屏可以多图展示当前城市各类气象要素、风雨影响和未来趋势;右屏不仅涵盖了气象信息,还包含各类网格化事件的预报,从而提供精细化、无延时的智慧气象服务。”杨捷如此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在气象“先知”升级版里,气象部门还联合卫生健康部门研发了健康气象智能化场景。杨捷表示,目前双方正在共建基于天气气候的本市传染病和慢性病预警预报体系,并正在加快推进实现对季节性多发传染病、突发不明传染病的风险和发展趋势智能研判,“我们正在联合研制疾病预警的预报平台,希望能在本市疫情联防联控中发挥作用。”

    “黑科技”加盟让服务更智慧

    与AI相伴,城市会变得怎么样?进博会气象保障服务给出答案之一。

    “AI技术在海量数据处理和目标图像识别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让气象工作人员更精准地识别灾害天气。”据进博会气象台台长马雷鸣介绍,第四届进博会气象服务保障聚焦“越办越好”,多方位提升智能客观预报技术,不断在精细和智能方向创新突破。

    ——自动监测提醒-实况订正产品。“每天,气象台都会发布逐小时天气预报。但是,如果突然出现了局部降水,早先发布的预报结论和实况信息可能已经出现了偏差。”马雷鸣介绍说,新研发的“自动监测提醒”和“实况订正产品”技术,让人工智能担当起“助手”的职责,不仅可以提醒预报员基于实况修订逐小时预报,更可以“亲自上阵”根据变化予以客观调整。

    ——人工智能雷达外推技术。通常来说,传统的雷达回波推算只能提供一小时的预判,但在加入AI之后,计算机模型能对长时间记忆有更好的容量,从而使得雷达外推时效推算时长提升至2小时,让预报员在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前更加胸有成竹。

    ——多模式大雾集成预报方法。进博会举办期间,上海正逢秋冬季,容易遭到雾霾侵袭。为此,上海气象部门的人工智能团队针对雾霾开展“多模式大雾集成预报方法研究”,对各种大雾的数值预报进行对比,博采众长优化出最为适合上海的模式,从而为进博会提供更好预报。

    ——1h分辨率降水、温度预报产品。上海气象部门还聚焦降水、温度等关键气象要素,结合多源客观预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客观检验系统评估得到最优降水预报结果,开发1h分辨率降水、温度预报产品;与环保部门联合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海大气环境中长期预测技术,为本次进博会空气质量预报提供重要支撑。

    进博溢出效应逐渐放大

    “已举办四届的进博会首次在降水中开幕,展期还遭遇大面积寒潮天气,频发的转折性天气使得室外重大活动和展区货物装卸等方面的气象服务需求逐渐旺盛。”在进博现场指挥大厅里,进博会现场气象保障联络员辅天华,正有条不紊地收集各保障部门需求,将其传递回进博会气象台,同时将气象信息及时传回指挥部。在“后方”,进博会气象台统一口子收集前方传回的服务需求,然后将制作任务分发给各保障单位,制作好的产品再由进博会气象台统一发出。

    “一个口子受理需求、一个口子对外服务”的工作原则使得历届进博会气象保障服务忙而不乱。在组织方式上,上海气象部门逐渐形成了进博会气象保障服务“六个一”组织模式,即“一个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一套完备的服务预案、一套挂图作战的工作机制、一套高效的指挥管理系统、一张全面的产品清单、一系列应急演练”。这样的服务机制在建党百年和花博会等重大气象保障服务中被复制应用,持续升级。上海重大活动保障气象服务正逐渐走向业务化常态化。

    此外,进博会期间开展的长三角联动会商,长三角首席预报员联合专题会诊,长三角区域协作保障气象灾害早预警等一系列举措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服务机制逐渐建立,未来长三角专业气象服务技术、产品、系统将实现共享、共用。

    而正变得更快、更准、更有温度的上海超大城市气象服务,让进博会溢出效应辐射到上海市民和游客。在交通气象方面,上海气象部门携手交通部门,基于部门数据互融,构建高影响天气交通风险的预警服务,包含道路交通安全和拥堵风险等;旅游气象方面,上海气象部门创新开展“花语天气”、晚霞指数、烟雨江南指数等特色公众气象服务,根据天气条件为参观者提供气象荐游。(朱晔 谢丽萍)


上一篇:灾防中心:赴虹口区应急局召开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工作协调会
下一篇:上海市防雷协会成立于2012年12月19日